"望山钱""望乡钱""引魂幡""望丧钱"的意义

2025-05-26人阅读成都公墓网

 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丧葬习俗中,"望山钱"「也称"望乡钱""引魂幡"」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丧葬器物,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严格的仪式讲究。

  一、望山钱的形制与制作 金土坡公墓 jintupo.com

  1.材质与结构

  以高杆竹竿「通常12-18米」为支柱,顶端悬挂长条白纸或彩纸「剪成铜钱状或网状」,下垂至地面,形似幡旗。部分地区会按死者年龄决定纸条数量「一岁一条」,或添加五色布条「象征五行」。

  2.地域差异

  苗族:多用纯白色,杆顶插松枝「象征灵魂常青」。

  布依族:挂"十二层"纸钱「对应十二魂观念」。

  侗族:幡上写逝者生辰与《指路经》片段。

  二、核心功能与象征意义

  1.引魂升天 高耸的幡杆为亡魂提供"天梯",引导其顺利抵达祖先之地或天堂,避免成为孤魂野鬼。

  2.镇煞辟邪 白纸与竹竿的组合被认为能驱赶沿途恶灵,保护亡魂不受侵扰「竹在民间信仰中有辟邪之力」。

  3.阴阳沟通 幡杆倾倒的方向被视作吉凶预兆「如倒向东方为吉,西方为凶」,家属据此调整祭祀方式。

  4.身份象征 杆高与纸幡的繁复程度反映逝者社会地位,德高望重者的望山钱可高达20米以上。

  三、仪式中的关键讲究

  1.竖幡时机 出殡当日清晨竖立,由长子或巫师主持,需先祭拜山神土地。贵州部分民族会在幡杆基部埋入鸡蛋、酒米,作为给土地神的"买地钱"。

  2.方位禁忌 必须立于坟前正南方「对应八卦中的"离位",属阳」,杆顶需高过周围树木。忌幡影覆盖他人房屋或农田「恐带来晦气」。

  3.处理方式 守孝期「通常49天」后焚烧或任其自然腐烂,不可人为推倒。布依族习俗中,若纸幡自然脱落,需由布摩诵经"送幡"。

  四、地域性特殊习俗

  1.苗族"倒幡礼" 下葬后第三日,家属观察幡杆倾倒方向:若倒向坟头,预示亡魂安息;倒向反方向则需补办法事。

  2.布依族"十二层幡" 每层纸钱代表亡魂需通过的一重关卡,焚烧时需从下往上逐层点燃,象征破除阴间阻碍。

  3.侗族"幡杆卜卦" 葬礼后,巫师以幡杆为占卜工具,通过其摇晃幅度判断家族未来运势。

  五、文化深层内涵

  1.通天信仰:高杆象征连接天地的"宇宙轴",体现少数民族对垂直宇宙观的崇拜。

  2.灵魂净化:白纸随风飘动隐喻灵魂脱离尘世羁绊,逐步升华。

  3.社区警示:高耸的望山钱也是向村寨公开传递丧事信息的方式。

  这一习俗至今在贵州、云南等地的山村仍完整保留,既是丧葬仪轨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研究西南民族生死观与原始宗教的活态标本。

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:https://www.29737.cn/binzang/983.html
《成都老吴》公墓网!
互动热线:183 283 29737

猜你喜欢

人气墓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