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依族丧葬习俗:"魂归祖灵"与"阴阳调和"

2025-05-26人阅读成都公墓网

  一、丧葬形式

  1. 土葬为主

  正常死亡者普遍采用土葬,墓穴选址讲究"龙脉"风水,多选背靠青山、面朝流水之地。 部分地区保留"二次葬"习俗「如贵州黔南」,初次土葬3、5年后开棺捡骨,装入陶瓮「称"金罐"」重新安葬,寓意"洗骨归宗"。

  2. 特殊葬式

  非正常死亡「如凶死、难产」:需火化或葬于偏僻处,并由布摩「祭司」举行"净化仪式"。 婴孩夭折:用稻草包裹后置于竹林或山洞「称"化童葬"」,认为竹能护佑灵魂转世。

  二、葬礼核心仪式

  1. 停灵与报丧

  遗体头朝神龛停放,脚下点"引魂灯",铜钱盖眼「防"死不瞑目"」。 鸣放火药枪或敲铜鼓报丧,女婿需时间带酒、鸡、糯米饭前来"祭灵"。

  2. "超度"仪式「做斋」

  由布摩主持,诵《殡亡经》指引灵魂穿越十二层地狱,回归祖先居住的"旁仙"「传说之地」。 杀牛祭祖「称"砍嘎"」,牛角挂于坟头象征护送亡魂;贫困家庭以鸡代牛。

  3. 出殡与下葬

  棺木出门时,长子持火把"引路",沿途撒纸钱「称"买路钱"」。 下葬前抛掷鸡蛋卜卦,鸡蛋破裂处定为墓穴中心;棺木入土后,孝子背向坟堆抛土三把。

  三、信仰与禁忌

  1. 灵魂观

  认为人有"十二魂",死亡后需布摩诵经召回游离的魂魄,否则家族会接连遭遇不幸。 葬礼中需避免提及逝者姓名,以防被恶鬼勾魂。

  2. 严格禁忌

  忌金属随葬「恐惊扰灵魂」,陪葬品多为陶器、五谷。 守孝期间禁吃狗肉「布依族视狗为恩兽」,禁婚嫁、建房。

  四、丧服与哀悼

  孝服:孝子披麻戴孝,腰系草绳;女性亲属头包白帕,发簪换为竹签。

  哭丧歌:女性唱《丧葬调》,内容多为感恩父母养育之恩,曲调悲怆。

  守孝期:通常3年,期间春节不贴红联,忌穿艳色衣物。

  五、特色器物与符号

  1. "幡竿"引魂 坟前立12米高竹竿,挂白色纸幡「称"望山钱"」,象征灵魂升天,幡竿倒向被视为吉凶预兆。

  2. 铜鼓与唢呐 铜鼓用于报丧和驱邪,节奏缓慢沉重; 唢呐吹奏《送魂曲》,旋律凄厉,意在震慑沿途鬼魅。

  3. 纸扎祭品 焚烧纸马、纸桥「称"奈河桥"」,助亡魂渡过阴间险阻。

  六、社区互助

  "帮丧"制度:全寨分工协作,青壮年挖墓、妇女做饭,丧家以"五色糯米饭"答谢。 "转场"仪式「部分地区」:出殡前夜,村民围棺跳《转场舞》,以歌舞送别逝者。

  布依族丧葬习俗的核心是"魂归祖灵"与"阴阳调和",通过繁复的仪式实现三个目的:

  1. 帮助亡魂摆脱阴间羁绊,回归祖先之地;

  2. 防止亡魂滞留人间作祟;

  3. 强化家族血缘纽带与社区凝聚力。

  其仪式中融合了古越人"二次葬"遗风、道教斋醮科仪和布依族古歌,堪称活的民族文化史诗。不同地区「如黔西南与黔南」的细节差异,反映了布依族文化的多样性。

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:https://www.29737.cn/binzang/982.html
《成都老吴》公墓网!
互动热线:183 283 29737

猜你喜欢

人气墓地